A投资者

B投资者

回顾2023:抬头万里暗淡足下星河生辉

发布时间:2024-03-14 17:21:54 来源:永乐国际官方网站 作者:永乐国际官网登录

  深圳的冬天一点儿也不冷,最冷的时候,一件薄单衣、一条长裤即可cover,还能到海边玩水,着实是舒适。

  我在深圳只呆了半年,经他这么一说,再一查既往气候,也就相信了深圳并非真的是永恒的短裙与JK的应许之地。

  去年8月去了趟苏州。苏州的气候与成都、深圳都不同,同一个我在不同的土地上,所思所想所忧虑也有所差异。这着实有趣。

  书斋的组合在2023年录得7.59%的亏损,这也是2013年笔者开始投资以来唯一的连续2年亏损,虽然不及2018年般波澜壮阔和回撤巨大,但考虑到2019年以来年化15%的收益率和持续不断的资产注入,这两年损失的绝对金额是大于2018年的。

  相应的,更高性价比的公司+更低的仓位也是未来探索的方向之一。这无关高低股息,纯粹是不为未来支付太多的溢价。

  但组合的大调整肯定是一场牛市之后的事情。当前的市场,普遍低估,持有更加伟大的公司似乎没什么问题。

  从业绩表来看,组合的下跌并未止步于去年,而是维持着稳步下探之趋势,特别是洋河股份九毛九,4个交易日跌去了7%。

  即年内,笔者的加仓行为总体而言也是亏损的。加仓亏损会有很多可能原因,但归因到2023年,主观错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我的心态影响了理智,太急于获利,且不自觉被近因效应和对宏观的判断影响,做出了不当的加仓、调仓行为。

  我为此付出了资产亏损的代价,更糟糕的是,我无形中误导了许多同志,甚至由于过于倔强,影响了许多同志对事实的判断。

  我每年都有删掉公众号然后重新开始的冲动,以前做过几次类似的事情,但如今则逐渐与这种冲动和解。

  而把以前的文章丢掉是最正确的做法。当然,更正确的做法是,去看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(原书第4版)》和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(第二辑)》,如果你的时间有限,看书是最好的成长方式,而不是浪费时间看公众号。

  2023年,我个人最大的变化就是从部队复员,从一名部队参谋转型成私募研究员,这种转变身份,还涉及工作强度、精力分配等方向,这些场外的因素也对我的投资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。

  我自己很长时间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,而是在一种很扭曲的状态下前行,并做出各种不理性的投资决策。

  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时间的分配,研究员工作与投资强相关,且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进行研究、调研、社交、会议。

  这是一种畸形的状态。我资产的主要部分在投资组合,理应倾注更多精力,但职业要求我需要将更多精力倾注在其他标的上。

  因为这种思考的潜在影响,我清出了一些标的,有的需要密切关注,有的对调研有要求,有的则是要额外补充知识。我在时间分配上不足以应对这些情况。

  我在部队时,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是上班时间,每周2-3天的加班,基本在晚上1点以后,且每月还有2-3次的通宵达旦。

  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倾注于投资之上的精力(当然,的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心情,我那个时候很暴躁),午休时间、晚上下班后,我会争分夺秒的去学习感兴趣的财报,并在全天里维持这份期待,就像奔赴一场晚酌。

  但如今,我常常晚上10点就下班,10点半就回到了出租屋,可却愣是提不起一点精神和勇气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财报,或写文章。

  说来好笑,我现在最恐惧和最难受的事情,其实是微信上有人给我发消息……无论是谁,无论是什么消息。

  周末也是,我甚至不得不强迫自己在周五晚上写完周记文章,然后周六一整天发呆(本周因为一直在开会,所以推迟到周六晚上写这篇文章),周日写公司的周报+准备开会。

  最明显的是,我这两个月里,大约废弃了7个选题,例如对洋河的观点,游戏的一些观点,石油怎么看,汾酒的观点……

  最近两个月,我几乎无法深度沉淀一篇文章(唯一花了点时间的还被系统给删除了……),花在周记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,周记也越来越水,以至于我一度想停掉这件事情。

  起初我以为是我懈怠了,以为今天在公司已经广触了投资,遂强迫自己进入新的领域(如石油)学习,但现在想来,还是那句话,强相关性的行为会互相挤占精力。

  明白了这点,就可以设计解决方案,其中一项就是,使自己的学习方向与研究方向高度契合,从而可以「偷偷的」用公司提供的资源助力自己提升。

  吧。我前段时间陆续推荐的朋友们的公众号都是各有特点、极其优秀的投资者,他们的认知普遍比我深刻,文章写的也好,关键是他们普遍很严谨、不注水。

  说到朋友们。最近围绕着游戏、白酒的讨论甚嚣尘上,朋友们的好文章、好观点层出不穷,《证券市场周刊》都快被他们包圆了,每天的相关讨论也是大几百条。

  但,我的大脑好像被包裹在一层黏液中,明明是触手可及的消息,我却觉得离我很远,以至于有时候会完全放空,矣,他们在说什么……

  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太忙了,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些讨论。后来我发现,其实是大家进步的太快了(或者本来就超越我不止一个level),原来我勉强能跟上同志们的脚步,现在却难望其项背。

  这个问题似乎难以解决,毕竟我素来迟钝,且天资愚钝。在初入某个领域时,常常凭借努力快人一步,但深入进去,则就体现出明显的中人之资,被其他人追上和超过。

  当然可以买一些,腾讯是一家优秀的企业。它的护城河深不见底,管理层又极具战略眼光和互联网时代的契约精神。

  因为对环境的担忧和监管,腾讯无法畅快地做投资,但无法投资后,腾讯的管理层果断授意展开大量回购,通过回购、大额分红等行为增厚了股东回报。

  所以我想不明白大家对腾讯的担忧。尤其是对确定性的担忧。在监管初期,我曾经担忧过,但现在是毫不担忧的。

  每天晚上,我坐在办公室里,看着腾讯大厦的灯光在九点半准时熄灭,零星的几盏孤灯,稀落的仿佛万家灯火。

  它以产定销的特性没有改变,1499元/瓶的茅台不存在卖不出去的场景,更是可以通过变相提价(如1999元/瓶的散花飞天)。但它的市值却受到了压制。

  这种压制和互联网企业不同,由于没有期权问题,股价低迷并不会给公司造成实质性损害。而且因为市值不高,相关部门想要「提振士气」或获得收益的时候,便倾向于令茅台多分红。

  从2022年开始,茅台每年都在超额分红,2022年派息率是95.78%,2023年两次合计(年报尚未公布)可能会是85.61%。

  投资茅台带来的收益显然是超过存入银行的,而确定性一点也不低。如果茅台确定性是80%,而收益率是存款的2倍以上,那么投资茅台就没有什么奇怪的。

  以至于最近有白酒专家称,2024年的白酒格局只要关注江苏就够了,因为「洋河萎靡而失去的江苏市场,将由其他品牌攻占」。

  我最新系统地把这次涉及前任管理层的事情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加上八卦消息,看完了,感觉情况没有那么糟糕,修正了一些之前的看法。但这个事情,发生在国企内部,对前任管理的清算除了影响积极性、令人寒心和质疑监管外,并不会造成多致命的影响。当前的洋河的境况,和游戏监管类似,这是情绪大于理性的典型表现。

  我没想明白这份恐惧的来源,只能猜测,是不是有的研究员确实不太理解体制内的争斗,也天然反感这种灰色的东西,看这个烈度被吓破胆了。

  品牌一般不会因为内斗而亡,宿迁虽然因为债务问题也很难受,但是整个江苏并不是债务大区,为了这么一点小钱弄死一个品牌,正常的省G是做不出来的。

  即使是市G想做的话,省G也会强势介入,江苏的情况没有那么困难,反过来也就是没有必要杀掉洋河这只鸡。

  至多只是弄死原主人,可能会吓到这只鸡,让它产蛋能力下降一小段时间,但是不影响很品牌。毕竟已经是存量竞争格局了。

  很多人都说洋河的品牌弱,但我看到的是它的设计感非常强,营销思路也很灵活,这个团队能跳出白酒格局做设计,我不认为这样的品牌一文不值。

  而产品力、经销商、渠道、定价等问题,则是始终伴随着洋河的困扰,我也认可洋河当前的管理层似乎不太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。如果以此出发,去指责洋河不那么优秀,

  但一文不值则令人困惑——1500亿、不足15倍PE的全国型白酒企业,它还拥有广受赞誉的产品设计和心智,这有什么不值得买入的呢?

  江苏市场近十年来,也是维持着「量减价增」的典范市场,洋河平均每年失去1.2%的量(今世缘每年增加2.8%),但换来9.5%/年的价格增长(今世缘是10.6%/年,数据来自招商证券研报),考虑到洋河与今世缘的体量对比,基本可以认为江苏市场每年萎缩1%的量,增长10%的价。再加上江苏省「散装」的特性,在这样的一个存量市场里,龙头企业很难全线元/股之间买入了一些洋河,现在我还想再买一些。

  古井贡酒的确定性是低于洋河的,因为它是地域酒。确定性不是赚钱的能力,而是未来现金流达成的置信度。

  雁飞兄(@DeepSleeper)在雪球评论里说过一句话,最重要的永远是预测现金流,寻找确定性的企业,而不是找个自以为保守的折现率糊弄自己。

  古井贡酒的全国化难度比当年的洋河大很多,还有压货、内部效化和管理混乱等问题,但市场却愿意给它25倍以上的PE。

  我当然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,也不知道这是否可以保持。所以如果我持有A股的古井贡酒,我恐怕会睡不好觉。

  B股是有什么秘密吗?没有,只是因为在这个小水洼周围钓鱼的人很少,所以鱼儿虽然不多,但体格肥硕。

  古井贡B的PE只有13倍,比洋河还要便宜一些,如果2024年它能保持较高增速的线倍PE的区域性白酒龙头,还叠加高增长和「年份原浆」这个商标,我认为值得每位中国的投资人将每年的5万美元外汇限额打满。

  2023年7月,我在7元/股附近卖出了一些分众传媒,其中有我5月份注入其中的生活资金(6.34元/股附近买的),也有更早时候的买入。这些钱最后都没有流回分众传媒,而是在经历了华晨中国的涨幅后,在腾讯里休养生息。

  分众传媒是周期股,虽然江南春特别优秀,但分众依旧是周期股。这几年,在分众上做网格的投资者收获颇丰,因为分众始终在箱体震荡。

  周期股到底应该怎么投资,这是个有趣的线块钱卖掉陕煤的投资者这几年似乎也过得不错。只要不在雪球上聊相关话题,就不会被人追着骂。

  九毛九是我从事餐饮分析之后推荐、并自我纳入的一个企业,由于它2020年1月15日才上市,因此我不推荐同志们这么早就买入的——你可以从2023年开始观察它,然后在2024年年报刊出后,再考虑是否建仓。

  过早的建仓犹如过早的埋葬。我违反了原则,一来是希望用深度研究弥补财报缺失的不足,二来是因为连锁餐饮存在「单店营收×拓店速度」的双重增长方式,因此中期逻辑比长期逻辑更强,有的企业需要「抢时间」,获得企业高速成长时的那段高收益。

  许多餐饮研究员会使用净利润+折旧摊销来作为自由现金流,从而默认其扩张是无风险的、必然收回成本的。这为前年的餐饮牛市积累了太多不安全因素。

  重中期逻辑,这也是餐饮投资天然不利于二级市场的原因,当餐饮公司上市时,往往已经走完了「最赚钱的那波」,而成为受限于规模效应、加盟商的庞然大物。

  九毛九也存在餐饮行业的共性问题,但在被拖垮的可能性上稍好一些,因为它本身有克制(认怂)的企业文化,因此总是以一种不急不徐的速度拓店,并确保每家门店都赚钱。

  每家门店都在赚现金流+每天都在开新店,这就很好。而它的管理层又始终没有放弃创新(折腾)的想法,去它的总部(快搬家了)看。


永乐国际登陆